2022年12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诗学研究集刊《原诗》主编,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刘强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魏晋风度与艺术精神”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是澳门十大正规网投平台“传媒六艺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由澳门十大正规网投平台教授杨光祖主持,澳门十大正规网投平台院长徐兆寿教授致欢迎辞。澳门十大正规网投平台研究生和部分老师在线聆听了刘强教授的精彩讲座。
刘强教授围绕“魏晋风度与艺术精神”这一话题作了相关论述,主要从艺术与艺术精神、魏晋风度及其表现、人格美与艺术美、艺术与自由这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是艺术与艺术精神。刘强教授认为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
二是魏晋风度及其表现。刘强教授总结了“三自追求”即求自然、求自我、求自由。求自然强调“越名教而任自然”,求自我引用典故“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进行分析,求自由引用了西方谚语“不自由,毋宁死”和老子的相关思想。
三是人格美与艺术美。刘强教授阐述了“什么是美?”并对人物美到艺术美进行梳理和分析。他提出在杰出的人物画大师顾恺之那里,绘画也和书法一样,完成了从“技术”到艺术,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总结的重要转型,体现了“艺术的自觉”。这似乎是从儒家的“为人生而艺术”转向道家的“为艺术而艺术”了。
四是艺术与自由。刘强教授对“魏晋名士精神”进行分析,名士精神主要为“独立、自由、重情、尚美、超越”。他提出艺术与自由息息相关。
在讲座互动环节,刘强教授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刘强教授就康忠好同学提出的“我们当下对于自己喜欢的个性化事物的追求是不是与魏晋风度有些相像,以及针对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下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承袭魏晋风骨”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回答。他认为每个人要做自己的主人,在更大的空间彰显自己,在自己的空间做好自己,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刘强教授还就刘洁同学提问的“如何从魏晋风度的本质去看待人的觉醒和文学的自觉”进行了解释。他认为中国人的觉醒从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在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时,人的觉醒已经开始了,孔子的精神已经成为人文精神是理性的精神。
最后,杨光祖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对刘强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内容视角新颖,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让大家受益匪浅!